logo

景观设计项目案例

《中国教师报

  关于北京海淀教育的传说有很多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简称“海淀进校”)物理教研员苏明义记得的一个版本是,在过去如果向外地人介绍海淀,一是四季青地区的蔬菜,二是海淀的教育。

  时隔多年,蔬菜的故事已经不得而知,而海淀教育却依然声名远播。海淀进校人都能说上来的一个故事是,某年海淀时任区委书记来到海淀进校,评价说“海淀进校就是海淀‘命根子’的根,是‘金名片’上的钻石和珍珠”。

  一所以教研为主要工作职责的进修学校,51年来如何推动一个区域整体基础教育水准不断攀高?如何一举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如何两次获得教育部名师培养基地的席位?

  那天,正在上自习课的他忽然被告知爷爷来了。王永祥兴冲冲地跑到教室外,看见爷爷给他带来一件特殊的“礼物”——一个用几张废旧报纸裹着的小包。王永祥小心地打开,看见一套白色封面的资料,上面印着“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出版”几个字。

  “永祥,这是我从岳阳新华书店给你买来的,你好好用心读书呐。”临行前,爷爷这样嘱咐他。

  正是这套书陪伴了湖南娃王永祥6年的中学生涯,“它从未让我失望,让我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喜悦,直至我升入大学。”后来成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和海淀进校教研员的王永祥感慨颇多。

  北京市骨干教师栗瑞莲也是在高三那年第一次接触由海淀进校出的试题,老师告诉她“海淀的题质量高,要好好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第一年,栗瑞莲看见有人在食堂的角落里售卖微缩版的海淀试题,于是她悄悄买了给尚在复读的同学寄了过去。

  王永祥与栗瑞莲做的这套题,正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由海淀进校组织编写的“海淀真题”。

  这套复习题销量之高令人咂舌,据一名在海淀进校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回忆,当年因为出版由海淀进校编写的这套高考复习资料,一家出版社没几年就盖起了两栋大楼。

  “海淀真题”成为当时海淀进校乃至海淀教育的一张名片,凝聚了海淀教研员的无数心血。但一所以教研为主责的学校,不只是“题出得好”,还在于以教研引领区域内学校实现群体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海淀进校中学教研室承担的“海淀28校改薄”案例,被时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陶西平点名表扬。

  一代代进修人在海淀这片沃土默默耕耘,一个个教研人的故事演绎了海淀进校的传奇。在去年海淀进校建校50周年之际,校长罗滨追忆海淀进校创校历程,感慨良多。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01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教学理念、教育学生的方式出现重大变革,海淀进校也迎来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1994年入职海淀进校的高级教师董伟光,2001年参加了在海南三亚召开的中教研会议,那时的她“脑海里不断浮现的是椰林、海浪和沙滩的美景”。但第二天一早,会议开始后全体会、分组讨论轮番进行,一直到夜里11点会议仍在继续。董伟光这才知道“来三亚真的是来开会的”。

  在海淀进校不少教研员看来,三亚会议对学校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它确定了第八次新课改背景下教研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专业地支持教师的发展以及如何帮助老师理解新课标、新教材。

  “教研工作的核心内容有三项,一是‘教研’,即传统的‘教材教法’;二是‘调研’,即下校听课、评课活动;三是‘考研’,即考试命题研究。”海淀进校高中教研室主任崔琰说,三亚会议这样为海淀进校的未来发展定调。

  董伟光印象最深的是,三亚会议围绕海淀区是否开展科学课教学及教材编写问题进行研讨,但研讨会大家意见并不一致。

  “我们作为教学研究人员做好听评课工作就好了,没有必要去搞教材编写,这是大学教师、学者和研究者的任务,我们做不了。”有教研员对此表示不理解。

  虽然会上就是否开展编写教材工作的讨论最终并未达成一致,但教材编写工作的推进却没有停滞。2002年,在海淀区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背景下,海淀进校编写了小学新起点英语教材,并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全国都能选用的教材。此外,海淀区还自主开发了初中科学、小学科学、海淀地理、信息技术等地方教材,初步形成了具有海淀特色、多样化的地方课程教材体系。

  “海淀进校由此开始成为课改先锋。”副校长林秀艳说。三亚会议之后的海淀进校确如林秀艳所言,在改革浪潮中激流勇进,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十二五”时期,形势再度发生明显的变化:海淀教育的定位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社会和家长对升学与综合素养提高要求更高,此时海淀区教师学历已全部达标,大量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行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处于高位发展的海淀进校将如何迎来新的突破?随着新任校长罗滨的上任,海淀进校新的改革大幕即将拉开。

  “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全局认识教师队伍建设,教研机构需要承担新的使命。”罗滨说。

  建校40周年,全校大讨论,海淀进校不仅提出了从前“不敢说出口”的“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这一目标,更扎扎实实开启了10年教研转型的创新探索。

  “新时期教研要实现六个方面转型,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从双基获得转向素养发展、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证据、从专家讲授转向教师众筹、从统一研修转向个性服务。”在罗滨的推动下,海淀“大教研”呼之欲出。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海淀进校致力于建设“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多领域服务”的一体化教研支持系统。10余年来,一系列探索指向教研理念更新、教研职能和机构调整、教研内容升级、教研机制创新以及教研能力提升。

  以机构调整为例,海淀进校教研员感受到的最明显变化是,他们从原先不同的学科教研室成员,转而变成了“中心人”——课程指导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质量评价中心、资源建设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五大中心的建立,对以往职能部门进行了一次重构。

  研修内容升级方面,在“大教研”理念指引下,海淀进校设计了全覆盖的区域教师研修课程。“我们将零散的教研活动升级为体现教师课程育人能力进阶的系统化教研课程,注重跨学段教研的纵向进阶和跨学科教研的横向联通。”罗滨说。

  教研活动课程化大多数表现在海淀进校构建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5+M+N”学科教研课程。其中,“5”代表覆盖小初高12个年级每个学科的全体教师必修课程;“M”为选择性必修课程,供每个教师依据自己工作和需求选择研修主题,突出专题性、持续性和实践性,以互动工作坊研修为主;“N”为个性化选修课程,以便满足多种类型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教师杨海威教高二语文外国小说单元时,特别希望把这个单元教得“兼具学术性和通识性”。怎么教?当他看见海淀进校提供的“M”课程中有一门“深度学习”时,立即开始深入学习。

  在学习中,杨海威逐步了解到有关素养性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以及与深度学习相关的一些其他要素。

  “这门课帮助我从宏观视角来审视这个单元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挑战性学习任务对我的启发是最大的。”杨海威说。后来,杨海威确立了“让学生抓取这个单元中人物所常用的口头禅”这一挑战性任务,纲举目张,将小说中对人物的分析、情节的梳理、主题的探究全部统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M+N’课程就像一张网有点有面,同时彼此之间有着深刻的勾连,能够尽可能给海淀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一些学习方案和操作方案。这既满足了普遍性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杨海威说。

  林秋伶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小美术教师,也是海淀进校聘请的海淀区美术名师工作站导师。她始终致力于引领海淀区美术教师以欣赏、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为着眼点,提升学员的美术教学综合能力,成立至今已经输送了四批学员。

  针对不同基础的教师,林秋伶为他们制订了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案。给教师欣赏大量名画名作、拍摄展览作品,并针对全国美展细致分析其创作思路、组织工作室教师一起去博物馆参观学习……

  北京建华实验学校美术教师王迪以前很少关注博物馆,因为学习了工作室的博物馆课程,她由此爱上了博物馆。

  “以前对文物并不敏感的我,在了解的过程中一次次被文物的美震撼到,同时文物背后的故事又是如此动人,不仅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也让我更愿意把这些感动带给孩子们。我发现很多文物可以与美术课程相联系,文物若能走进课堂,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王迪说。

  “在我国各地教育系统内有这样一群‘神秘的人’,他们帮助每位老师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研员。”罗滨说。

  大家都说,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在崔琰看来,教研员发挥着“引领”与“指导”作用,必须回应一线的真实需求,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成就教师、发展学生”是海淀进校的初心。为提升学校教学校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等关键群体的专业素养,海淀进校围绕教学管理、学校课程方案设计、校本课程建设、试题命制等领域,开展专题性、模块化的工作坊研修,立体化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海淀进校的教研转型,其中一条是从原来的只关注教学到如今关注课程及实施全要素,这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出的选择。目前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权有了一定空间,但在落地过程中怎么样做科学的课程建构,学校还是会有困难。”海淀进校课程指导中心教研员柯珊表示,海淀进校基于区域层面调研总结同类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并结合真实的情况对各校进行课程顶层设计的指导。

  北京市育英学校副校长赵佳向记者表示,2017年育英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已形成“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但未能充分的发挥学校“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的优势,同时课程教学体系未能有效融入“五育”。在海淀进校的指导下,学校将课程教学体系重新设计为“一线三层五域”,有效解决了原有课程教学体系的不足。

  同时,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最终有必要进行学科落实。“目前教师的关注点大多还是在教学研究上,无法深刻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关系,这就非常容易造成课程建设与教学‘两张皮’。”赵佳说,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海淀进校派驻各学科教研员按期进行学科课程建设指导,一方面使学科课程建设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让教学更加聚焦。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校。该校语文学科在统编教材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因为海淀进校教研员田圆的指导,语文学科组顺利完成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推出研究课,对单元教学实施进行研究性探讨。

  利用“深度学习”工作坊,田圆还搭建项目校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理解。在海淀进校的指导下,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教师形成不少教学设计成果,并在海淀和全国进行分享。

  “海淀进校在助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方面起到关键性引领和助推作用,学校在毕业年级专题复习指导、数据评价分析、集体备课、作业设计、项目推进等方面都得到教研员的专业支持与指导。”北京市八一学校副校长王华蓓说。

  教研之外,海淀进校在教师培训上也下足功夫。根据区域教师类型不同,海淀进校分层分类分主题精准实施教师培训课程,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到个性化培训。

  作为一名非师范生,7年前刚踏上讲台的韩思瑶就在海淀进校接受了入职培训,而后被推选参加“启航杯”北京新任教师赛课。这期间,信息技术教研员钟建业一直给予她针对性的指导。

  “在磨课中,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节优秀课从无到有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觉得这段经历让我成长非常快。钟老师和多位老师帮我们大家一起备课,备课的过程就是对教学、对学生深度理解的过程。”韩思瑶说。

  正是在海淀进校“推着走”的进程中,韩思瑶入职3年便评上一级教师,又过3年成长为海淀区骨干教师。

  对新教师的培训,海淀进校师训部有着积淀多年的经验,于2018年专门出版了《中小学新任教师培训指南》。

  对名师的培训,海淀进校也摸索出一套成功方案。2018年,海淀进校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2023年,海淀进校成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基地——这两次,海淀进校都是作为唯一的非高校单位入选。

  “海淀教师培训发展的经验是什么?有些东西一直没变。首先是团队研究——申军红副校长带领师训部教师针对教师培训全过程、培训课程全要素开展了系列研究。”海淀进校师训部负责人刘锌说,“如果说团队研究还只是‘术’,那么海淀教师培训的成功之道就在于海淀进校人成就他人的情怀”。

  教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教研部门面临困境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当今教研部门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教研员职能定位模糊、待遇不高等诸多难题的背景下,教研机构如何发挥力量,真正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海淀进校或许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海淀进校人将“进修精神”归纳为五个词:责任与担当、拼搏与奉献、团队与研究、海纳百川、协同创新。

  在《海淀教研叙事》一书中,海淀进校首任校长郭德魁记述了创业时进校人的“干劲”。

  刚开始办公室不够用,大家就合着办公。有时不得不在院子里讨论工作和接待来访者;上课没有教室,就借用附近学校的教室,后来在仓库里挤出一间教室,被教研员视为宝地。

  建校初期,学校没有交通工具,出门就靠教研员骑自行车或挤公共汽车甚至步行,山前山后、东西南北,为到各中小学指导工作到处奔波。没有现成的教师进修教材,就靠各组教研员深入到学校,组织学有专长、教导学生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起编写。

  林秀艳2012年刚入职海淀进校时,负责的第一项工作是梳理海淀进校的历史。了解愈深,她感触愈深。

  “许多前辈挤在两间又暗又小的平房里,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因陋就简、勤俭办学,教师培训工作犹如春天里一朵鲜花悄然绽放。”林秀艳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这样写道。

  在海淀进校建校40周年的大讨论中,新一代进校人还强调了两条:海纳百川、协同创新。

  海纳百川,意味着海淀进校在“大教研”探索之下突破以往单纯的教学研究职能,从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学科建设的视角多个要素专业服务学校和教师。近年来,海淀进校建立了“学科纵向贯通横向融合、学段纵向衔接横向管理、部门纵向分工横向协同”的立体化工作模式,承担了3所海淀区学校的对口支持工作及大量的教育帮扶工作。2015年,还在海淀学院路、海淀北部两个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区域成立了研修分中心,满足区域内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内容和机制上,海淀进校将“超前一公里”的研究思考与“最后一公里”的应用落实相结合,加强基于教学现场的实证研究改进,开展“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探索“校本教研、联片教研、区域教研”的协同工作机制,深化“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模式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淀进校迁入新址之际,学校积极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型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空间、技术、资源、数据、协同赋能促进教研提质,建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智慧校园,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时代的发展从来不曾停步,教研创新的故事仍将继续。罗滨相信,精神永不磨灭,在“进修精神”指引下,海淀教育的“金名片”会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