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动辄上千谁在“收割”近视眼?
中新网7月1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暑假来临,又到了学生配镜的高峰期。不过近年来,动辄数千元的配镜花销让家长们把近视和牙齿正畸、打生长激素一同列入了养娃“败家三件套”。
在眼镜界曾流传着这样一句线元卖给你是讲行情。”虽是吐槽之语,但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揭示了眼镜市场的“水有多深”。一副动辄上千的眼镜,成本究竟是多少?谁在赚取“暴利”?
“镜架当时选的是店里最贵的纯钛镜架,标价六百多元,镜片选的是1.74折射率的,标价两千多元,最后店家打了个六五折,总共花费两千元。”
在北京市西城区工作的小倪一直被高额的配镜费用困扰,由于近视度数较高,她每次都选择1.74折射率的镜片,一次配镜费至少在一两千元,按照三年换一副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动辄四位数的花销也让她感觉自己可能是被“坑”了。
“下次要去潘家园配眼镜了,起码比路边的眼镜店要便宜。”小倪表示。她口中的“潘家园”,是指潘家园地铁站附近的北京眼镜城,聚集了一大批眼镜卖家。资料显示,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眼镜专业批发市场。
在北京眼镜城的外面,记者遇到了正发放小卡片的吕强(化名),他向记者热情地介绍起了配眼镜的价格。
当记者提到“在其他眼镜店,一个钛合金的镜架要价三四百元”时,他连说,买贵了,“我们是做批发的,在我们店里,钛合金的眼镜架只需要50元,纯钛的眼镜架,贵的才128元。”
在北京眼镜城走访多家店铺后,记者看出,如果不追求品牌,一百多元可以买到纯钛眼镜架,但若涉及品牌,价格会“水涨船高”。
王兰(化名)就在北京眼镜城经营一家店铺。她和记者说,“店里150元的纯钛镜架,配镜片的线元,但如果是品牌,比如川久保玲,需要280元。”
她还补充道,“大品牌会存在品牌溢价,进货价本就偏贵。如果追求性价比,普通的纯钛镜架就可以。”
普通眼镜门店内动辄几百元的镜架,在北京眼镜城能便宜上百元,这也让不少人感叹,“绝对不能随便进一家眼镜店,要不配完就后悔。”
让人们感受到高溢价的,还有五花八门的镜片。一位消费者和记者说,“相比用材质区分的镜架,镜片的水更深。”
一般来说,眼镜店会用1.56、1.60、1.67、1.74等不同的折射率来划分价位。度数越高,适合的折射率越高,价格亦会攀升。另外,不一样的品牌、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售价也会有所不同。其中,进口镜片中比较知名的有蔡司、依视路等,国产镜片的代表则为明月、万新等。
在吕强工作的眼镜店,一叠叠手册里标记着品牌各个系列的价格。他拿起蔡司的价格手册,向记者介绍起了智锐系列。记者发现,1.6的智锐青春亚洲版数码型镜片(DP),建议零售价为2980元。“在我们这,可以打三折。”吕强讲道,算下来价格不到1千元。
为抑制孩子近视的发展,在西城区工作的张成曾听从医生的建议,为孩子配了依视路的星趣控镜片。“当时医院报价近4千元,后来去了磁器口的一家眼镜店铺,最终花了1600元。”
谈及星趣控,吕强的老板打开了话匣子,“整个眼镜城没有低于1550元的,我们这可以给到1460元。”
整体来看,相较其他区域的眼镜门店,北京眼镜城的价格明显偏低。同样的配置,价格甚至能减少一半以上。而在北京眼镜城内,由于各家给的折扣不同,价格也能相差几十元乃至上百元。
另外,从消费者反馈看,不只是北京,各地的眼镜店价格普遍相差较大。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被坑,很多人甚至会在网上先问价,先听取经验人士的意见。
面对随意谈定的价格,很多人疑惑,手里这副花了上千元的眼镜,成本到底有多少?有多少钱是被商家赚去了?
当记者询问眼镜的进货价时,吕强称,“50元的钛合金镜架,进货价是40元。”但对于镜片的进货价格,他只表示,进货价越高,卖得越贵。
明月眼镜作为“中国镜片第一股”,曾在招股书中披露,2020年,每片镜片的成本为6.77元,每副成镜的成本为60.33元。小小的镜片也带来了高额利润,2022年,明月眼镜镜片业务的毛利率达60.04%。
博士眼镜是国内专门干眼镜零售的连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同样有着令人艳羡的毛利率。其曾披露过2016年的价格数据,当时镜架的采购单价为89.06元,而同期的销售价格达506.88元;每片镜片的采购单价仅28.82元,同期售价则是281.75元,售价是成本的近10倍。
看到这组数据,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暴利”的字眼。但如果再看博士眼镜的净利润,就会发现,相比上游供应商,眼镜零售商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
财报显示,博士眼镜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其中,工资、社保和房租、物业、水电费占据大头。
这也是很多眼镜店面临的压力。每个店面都需要配备销售人员和验光师,为了更好的提高购买频率,还需要选址在相对繁华地段,房租自然较高。
吕强的同事也和记者说,“我们卖得便宜,是因为走批发渠道。普通眼镜门店一天可能就只配三五副眼镜,如果不卖得贵些,就无法支撑下去。”
一系列成本下,也导致眼镜门店为维持运营、保证利润,在镜架和镜片上定价较高,最后的结果就是由消费者买单。
面对眼镜门店肆意定价,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消费者想要避免被“坑”,首先要挑选出正规的眼镜店进行配镜,并且要查看该店的资质证书和信誉度等相关信息。
“其次,在选择镜片时,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牌和质量等级,不要盲目追求高价或进口产品。”江瀚提到,“最后,在购买之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市场行情报价和相关配镜知识,以便更好地判断商家的价格是不是合理。”
但仅靠消费者自己注意识别、防范明显不够。如何使眼镜价格相对规范化和透明化,撕掉外人眼中的“暴利”标签,在江瀚看来,还能够最终靠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来解决。
此前,针对眼镜行业的“暴利”,曾有业内人士直言,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巨头拥有很高定价权,另一方面则是产业链过长带来的低效。
而面对所有的环节层层加价、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在业内人士看来,打破巨头对供应链的把持、缩短交易环节、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才是国内眼镜行业发展的未来。(完)